乳头瘤病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的乳头瘤病毒属,它包括多种动物的乳头瘤病毒和HPV (human papillomavirus,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能引起人类皮肤和粘膜的多种良性乳头状瘤或疣,某些型别感染还具潜在的致癌性。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小的DNA病毒,直径45~55nm,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含72个壳微粒,没有囊膜,完整的病毒颗粒在氯化铯中浮密度为1.34g/ml,在密度梯度离心时易与无dna的空壳(密度1.29g/ml)分开。 |
来自世界各国的宫颈癌组织标本的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16和18型感染率最高,在检出的所有型别中,人乳头瘤病毒16占50%,人乳头瘤病毒18占14%,人乳头瘤病毒45占8%,人乳头瘤病毒31占5%,其它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占23%。人乳头瘤病毒的型别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有关,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16占主要地位(51%的鳞状上皮细胞癌标本),而在宫颈腺状上皮细胞癌(56%腺状上皮细胞癌标本)和宫颈腺鳞细胞癌(39%腺鳞细胞癌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18占主要地位。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很普遍,没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有些人乳头瘤病毒型别有地理位置的差异。
我国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中52和58型检出率较高。在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52和58型较常见。
人乳头瘤病毒45型在非洲西部宫颈癌组织中很常见,而人乳头瘤病毒39和59型仅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宫颈癌组织中出现。
|
1、染色镜检 将疣状物作组织切片或生殖道局部粘液涂片,用帕尼科拉染剂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到特征性空泡细胞或角化不良细胞和角化过度细胞,可初步人乳头瘤病毒诊断。
2、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DNA
根据不同标本采用点杂交或原位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dna。亦可选择适当的特异序列,合成引物做pcr后进行杂交,pcr具有敏感,特异及可选择不同型别的引物扩增后分型等优点。
3、血清学试验
应用重组技术表达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lgg抗体。或抗原免疫动物制备免疫血清或单克隆抗体检测组织或局部粘液中人乳头瘤病毒抗原。 |
1、性传播途径;
2、密切接触;
3、间接接触: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
4、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时防护不好,造成自身感染或通过医务人员传给患者;
5、母婴传播:是由婴儿通过孕妇产道的密切接触。 |